由于有庞大的国有资产作为后盾股票配资代理,中国当前的地方债风险很小,中央政府部门今后仍有广阔的发债融资空间。
谈到地方债,近年来全社会都较为关注,官方媒体发布了相关报道,国内外研究机构及社会大众也对其规模和风险进行了各种分析或揣测。
实际上,分析债务风险需同时考虑债务和资产。若考虑资产,中国政府部门债务风险很小,尤其是中央部门还有很广阔的发债融资空间。
先看中国政府部门的债务规模。根据官方统计部门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中央政府部门债务规模约35万亿,地方政府部门的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合计约47万亿,两项总计约82万亿。以债务杠杆率(债务相对GDP的比例)衡量,约为61%。这一分析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通用。
当然,上述数据未考虑隐性债务。隐性债务指地方政府与相关债务存在若明若暗关系的债务,例如部分地方企业融资平台发债,其抵押物或背后担保与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政府部门的债务杠杆率为88.4%,据此推算,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总债务规模约119万亿。这意味着已纳入隐性债务,规模比官方数据略大。经简单计算,隐性债务规模约37万亿。
综上,政府债务的全貌为:按官方数据,不考虑隐性债务约82万亿;若考虑隐性债务,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总债务约119万亿,相当于GDP的88.4%。这一债务杠杆率水平放在全球来看不算低。
不过,这一数据并不突兀。美国债务杠杆率已达120%左右,日本甚至超过200%;与英国、德国及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的88.4%也处于较高水平。但分析债务时,还需考虑一个因素——债务背后对应的资产规模。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占主导,这意味着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而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主要国家均无如此庞大的国有资产基础。
中国的国有资产规模究竟有多大?
根据国务院2024年11月5日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报告,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政府部门的总资产规模极大。总资产包括负债和净资产,以下为具体数据:
除金融企业外的传统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中央国有及地方国有企业),截至2023年年底的总资产达372万亿左右。扣除所有债务后,净资产为102万亿。
金融领域,工农中建等银行及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公司多为国有控股。截至2023年年底,国有金融资产总计445万亿,扣除负债后,净资产约31万亿。
此外,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还拥有大量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括楼堂馆所、办公设施、科技馆等,地方政府占比更大。此类资产的净资产为51.4万亿。
将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及行政事业性的净资产相加,2023年年底总计184万亿。这一数字已扣除相关债务,意味着即便按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总债务(含隐性债务)约119万亿,扣除后政府部门仍拥有184万亿的国有资产及行政事业性资产。
由此可见股票配资代理,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完全可以覆盖。且上述资产多由中央政府拥有,如中央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等。中央企业今后为支持经济发展,仍有巨大的发债融资空间,这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
嘉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